整体卖掉公司之后的创始人: - 热点新闻 - 广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官网
?

整体卖掉公司之后的创始人:

——别忘了你已变成职业经理人!

发布者:大洋网发布日期:2013-05-31 11:26:06
        5月28日,原起点中文网创始人之一的罗立涉嫌商业贿赂已被上海公安正式刑事拘留。吴文辉在接受搜狐IT采访时候未否认这一事实。
   一位熟知内情的人士告诉i黑马,原起点中文网吴文辉团队离职后,盛大文学在听取起点作家意见建议时,有作家抱怨版权销售收入和自己看到的实际出版数量不符,盛大文学遂展开调查。
   盛大的调查逐步收拢到原起点中文网离职创始团队的一位核心成员罗立身上。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罗立先以很低的价格把起点的一些热门小说的版权卖给外面的一家公司,然后他自己再帮助甚至直接代表外面这家公司去和别人商谈,转手高价卖掉这些版权,损害起点和作家利益。几年下来,据说他的“转手利润”高达上百万,而给盛大文学造成的损失更以千万计。据此,盛大向公安部门报了案,经过立案侦查和调查取证,5月28日,上海公安对罗立正式刑事拘留。
 
\
             据工信部ICP牌照信息,创世中文网背后公司的注册人和域名持有人都是罗立。而创世中文网是吴文辉团队接受腾讯投资后野心勃勃想打造的在线文学网站。


 
        一意孤行的吴文辉团队,出走之后,终于走到了跟盛大集团“兵戎相见”的地步,不禁让人一声叹息。
     2013是并购大年。阿里巨资战略投资新浪微博、高德地图,百度抢夺PPS……一个个大手笔的并购案让不少创业者觉得,上市未必是唯一奋斗目标,以比较好的价钱卖给巨头也是不错的归属。
  将公司成功卖掉,是对创始人之前从无到有创一番事业的褒奖,不管价格高低,都是自己的抉择,而卖掉公司之后是拿着一笔钱享受人生,还是继续留下来做职业经理人,或再创一番事业都无可厚非。但每一种选择折射的其实是每个人的人性,名利关对于创始人来说并不容易过。
 
  卖公司要愿赌服输
 
  吴文辉团队2007年将起点中文网卖给盛大集团。随后,盛大集团以起点中文网为核心组建了盛大文学,吴文辉团队集体留任,为起点中文网倾注心血,使得盛大文学成为一家年收入过10亿元(2012年数据)的明星公司。
   “那时盛大和风投的估值让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的事原来有那么大的价值,但十年后回想,当时还是被估低了吧。”这是吴文辉在“出走事件”发生前接受《环球企业家》杂志采访时的原话。这话隐隐有点后悔当初卖便宜了的心理。 
  对于这种心理,i黑马此前有一篇比较精彩的评述《请爱护起点中文网这个文艺青年》: 
  这可以理解。虽然并购价格不得而知,但对当时已苦熬4年的起点创始团队来说,盛大集团出的绝对是一笔诱人的“大钱”,而做出全部卖掉决定的也是他们,如果他们不想卖,或者只想卖一部分股权,没有人可以逼他们。
  第一次创业的吴文辉等人对起点的认知,可能只是模糊地觉得“我们家孩子应该是不错的,将来应该能有出息”,至于多快有出息,出息成啥样子,应该想不了那么远,即便想了,也绝没有见多识广的“干爹”——盛大集团更清楚地看到它未来长成优秀文艺青年的模样。这种眼光的高下是需要创业者交学费的。很多创业者卖掉公司之后都表达过类似的后悔。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起点是盛大文学现在年收入数亿元、产生千万级富豪写手的源头,但如果没有当初盛大集团的并购,并组建盛大文学,全面开启起点的商业化之路,无线、线下、出版、编剧等全面开花,起点说不定还继续是那个“业余爱好者”的网站,吴文辉等人也绝不会被到处传百度、腾讯等巨头要出亿元巨资挖角。吴文辉等人在把起点卖给盛大集团后还继续留到现在,可以说为起点倾注了心血,他们成就了盛大文学的今天,也同时成就了他们。他们确实和盛大文学一起成长,一起水涨船高。
   在盛大文学准备IPO前,已做了5年多职业经理人的起点创始人团队在新的财富放大效应准备发生前,产生一定的心理失衡,在所难免,如有外部力量——比如想在在线文学发力的巨头的诱惑、调拨下,难免会产生动摇,乃至集体出走。风波于是产生。
   这对盛大文学乃至盛大集团的对手来说可谓一箭多雕的好事:既可狙击盛大文学IPO,又可趁机挖之前很难挖得动、带过来就能对盛大文学产生巨大威胁的起点创始团队,炒作马上要推出的新业务。总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对于离职的起点创始人团队来说,如因此次风波而极大地影响到盛大文学业务,甚至最终导致了盛大文学IPO的失败,则会得不偿失。
   首先吴文辉等人卖掉起点后,继续留下来勤勉5年积累的良好职业声誉将毁于一旦;其次,即便某些巨头现在因为竞争的需要而对他们有求必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大老板的心里都会留下阴影——他们在前一个“干爹”那里都能反咬一口,保不准将来也会咬我一口,处处提防,没有信任,哪里能成大事?再说,一个能把吴文辉等人用来如此打击原来东家的巨头,将来如吴文辉等人跟它不和,它会怎样对待他们呢?
   再次,起点是吴文辉等人最好的成功案例,起点和盛大文学越成功,他们的市场地位和价值就越高,如盛大文学垮了,在线阅读市场将受到致命影响,领头羊的蛋糕不是越来越大,另外新养的能有多大想象空间呢?
  最后,如果做得太过分,把盛大文学逼急了,同业禁止等在中国职场极少用的法律手段恐怕不得不上演(按并购的惯例,盛大文学应该是要求起点创始团队签订过类似协议),这会让双方从曾经的兄弟变为仇敌,何苦? 


     遵守竞业禁止应是基本商业底线

    不幸的,i黑马言中了。吴文辉团队终于跟盛大集团走到了双方最不愿意看到的那一步。
    据公开报道,吴文辉团队出走后很快确定接受腾讯的投资,腾讯互动娱乐业务系统内容与版权业务部助理总经理张蓉曾透露,原起点出走团队已和腾讯达成深度合作,全权负责腾讯文学男性频道的运营,重新整合腾讯文学男性频道的架构和内容,并计划推出“创世”这一全新品牌。按计划,腾讯本周将召开发布会,向外界披露腾讯在网络文学方面的战略布局。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曾公开表示,出走的整个起点中文网原创团队都与盛大签署了竞业禁止协议,如果新网站上线,盛大将采取法律措施。
   很多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可能会觉得,盛大集团用法律手段对付曾为盛大和起点文学付出心血和贡献的吴文辉团队是否有点残酷?
   在商言商,吴文辉团队不遵守竞业禁止协议在前,盛大集团自然有权力采取法律措施。所有的重大并购案,收购方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求卖掉公司的创始团队离开时签署竞业禁止协议,竞业禁止时间长短由双方协商而定。遵守竞业禁止协议是卖掉公司的创始人的基本商业底线。
   金山网络任CEO傅盛,现在做的是跟360对着干的业务,但即便对周鸿祎有诸多“抱怨”的他也是遵守了竞业禁止协议的。
   2008年8月离开360后,傅盛先是加盟经纬创投(中国)做投资,后出来创办可牛软件,18个月竞业禁止协议到期后的2010年春节,他才重新做跟360安全卫士直接竞争的可牛安全,后来可牛安全跟金山毒霸合并成立金山网络,他出任CEO,成为腾讯狙击360的棋子。酷6创始人李善友离开酷6后遵守竞业禁止协定,没有到跟酷6产生直接竞争的企业任职而到了中欧商学院做教授;亿美软通创始人李岩将公司卖掉后重新创业的项目跟原公司并没产生直接竞争。 
  不胜枚举。
 
  最了解你的人可能伤害你最深
 
  其实很多企业界大佬跟核心高管的关系,就跟父母跟最疼爱的孩子的关系一样,你最爱的,最了解你的,伤害你也往往也可能最深。典型的案例是任正非跟李一男的关系。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00年4月,华为总裁任正非率数十名核心高管在深圳五洲宾馆给华为内部最有影响力之一的人物——华为常务副总裁李一男开欢送会。随后,在华平、淡马锡等大资本的支持下,太清楚华为发家史的李一男创立了港湾公司,用华为的套路,不顾一切地挖角和挑战老东家。
   任正非曾这样描述李一男离职创办港湾对华为的杀伤力:“2001至2002年华为处在内外交困、濒于崩溃的边缘。你们走的时候,华为是十分虚弱的,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包括内部许多人,仿效你们推动公司的分裂,偷盗技术及商业秘密。华为那时弥漫着一片歪风邪气,都高喊‘资本的早期是肮脏的’的口号,成群结队地在风险投机的推动下,合手偷走公司的技术机密与商业机密,像很光荣的一样,真是风起云涌使华为摇摇欲坠。”
   从华为出来的员工前后超过3000人,他们中很大比例都选择了创业,大多也是运用华为的技术,模拟华为运作。其中港湾是做得最大的。
   获悉他曾经视同己出、并且一年前还信誓旦旦要帮助华为开拓数据市场、并严格遵守同业禁止的李一男居然在动摇华为的基业时,任正非发怒了。
   任正非立刻下达了对港湾的“必杀令”。2002年,华为正式收回了港湾的代理权,并派重兵加大了市场开拓的力度。2003年又和3COM成立了合资公司专门从事中低端的数据市场。2004年,华为甚至专门成立“打港办”来针对港湾公司。
   “打港”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让港湾有营业额赚不着钱,二是绝对不让港湾上市。为此,华为对内部下了死命令:办事处如果丢单给中兴、思科不要紧,丢单给港湾要受处分;对客户他们是大的项目就白送,已经在使用港湾设备的,就华为回购,还买一送一,废港湾的标;同时还开展“反挖人”运动,港湾接入网产品线的研发人员被华为一锅端。据说华为为此准备的“打港”经费一年最多时达4亿元。
   经过3-4年的围追堵截,港湾公司上市泡影破灭,心力憔悴的李一男不得已只能把港湾卖给华为。李一男如同绚丽的流星,一闪而过,从此再没有发出更亮的光芒。
   与李一男团队类似,吴文辉团队无疑是最了解盛大文学崛起秘密的团队,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对这个团队也极其看重和尊重。他将起点中文网全资收购过来之后,充分信任吴文辉团队,让他们直接负责管理起点中文网,而没有派盛大的老人接盘,甚至连盛大文学CEO侯小强也是在出走事件发生后才直接介入起点中文网的管理。
   这种信任也带给陈天桥极大的伤害——当吴文辉团队在外面大资本的诱惑下动了心思要重新做一摊跟起点中文网类似的事情的时候,陈天桥不但要面临团队没有准备的境况——因为信任,所以没有想过要准备“备胎”;还要亲自上阵安抚因为吴文辉团队出走而人心慌慌的作家队伍。想让网络文学成为流行于世界的“华流”的陈天桥才对《创业家》杂志感慨,“我知道这条道路非常艰难”。
   而当吴文辉团队与腾讯结盟,要做创世中文网的时候,我想陈天桥的感受跟任正非当年的感受应该是一样的——我如此信任的人要来动摇我极为看重的盛大文学的基业,必然是要下“封杀”令的,不然“华流”的梦想将被动摇。
 
  边锋游戏潘恩林:另一个样本
 
  因为激励不到位等原因,功成名就却感觉“大钱都被大老板赚走”了的创始团队,往往会在大资本“唆使”下出走,并认为自己单独再拉一摊,能成就一番事业,名利双收。大资本、大买家当然也喜欢李一男、吴文辉这种类型的创始团队,因为那能让它们能快速切入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并占据非常有利的位置。
   但“核心创始团队出走+大资本”的模式未必都能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比如李一男。其实创过业的人都知道,一个事情能成,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缺。其实如果吴文辉团队留在盛大文学,并跟着盛大文学一起上市,其收获的名利未必比他们现在单独干一摊差。边锋游戏的潘恩林是另外一个样本。
   2012年,浙报传媒以3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盛大集团旗下的边锋游戏公司,尽管边锋游戏CEO潘恩林之前已将自己的公司100%卖给盛大,但陈天桥套现后依然慷慨地给了潘恩林和他的团队数亿元的现金+股票。
   潘恩林2000年在温州创立游戏茶苑。最初,游戏茶苑只是潘恩林根据个人兴趣创办的一个简单的休闲游戏平台,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拥有近百种休闲游戏,为千余万中国网民提供服务的大型网络互动游戏平台,2005年被盛大集团全资收购。盛大收购时,“游戏茶苑”用户达几百万,且已盈利。据潘恩林说,2005年,盛大突然收购是一件颇为轰动事件。温州商业经营文化中,鲜有外来公司收购本地公司。收购后,原先的管理团队继续留任。潘恩林搬到杭州办公。
   在收购游戏茶苑之前的一年,盛大还在2004年7月战略投资中国在线对战游戏平台运营商——上海浩方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盛大花2000万美元收购了边锋软件。
   后来,通过一系列运作,盛大集团整合了边锋、浩方、金游等多个曾经广受瞩目的游戏品牌,2006年组建边锋游戏集团,潘恩林出任CEO。
   潘很好地履行了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开始慢慢加大整合旗下业务。“我们主要从公司文化上进行整合,曾尝试着将人员互相打散,取长补短。目标是既要保持边锋和茶苑游戏的原汁原味,也要提高开发研发和拓展渠道,加速市场拓展。”他在2011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如此说。
   游戏是一个比网络文学还让人容易暴富的行业,年少得志的潘恩林却能让自己远离浮躁,踏踏实实地经营边锋游戏集团,按盛大集团的目标或准备IPO或者卖掉,赢得了陈天桥的信任,也在边锋游戏的并购交易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名与利。 

一意孤行的吴文辉团队,出走之后,终于走到了跟盛大集团“兵戎相见”的地步,不禁让人一声叹息。
 
  2013是并购大年。阿里巨资战略投资新浪微博、高德地图,百度抢夺PPS……一个个大手笔的并购案让不少创业者觉得,上市未必是唯一奋斗目标,以比较好的价钱卖给巨头也是不错的归属。
 
  将公司成功卖掉,是对创始人之前从无到有创一番事业的褒奖,不管价格高低,都是自己的抉择,而卖掉公司之后是拿着一笔钱享受人生,还是继续留下来做职业经理人,或再创一番事业都无可厚非。但每一种选择折射的其实是每个人的人性,名利关对于创始人来说并不容易过。
 
  卖公司要愿赌服输
 
  吴文辉团队2007年将起点中文网卖给盛大集团。随后,盛大集团以起点中文网为核心组建了盛大文学,吴文辉团队集体留任,为起点中文网倾注心血,使得盛大文学成为一家年收入过10亿元(2012年数据)的明星公司。
 
  “那时盛大和风投的估值让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的事原来有那么大的价值,但十年后回想,当时还是被估低了吧。”这是吴文辉在“出走事件”发生前接受《环球企业家》杂志采访时的原话。这话隐隐有点后悔当初卖便宜了的心理。
 
  对于这种心理,i黑马此前有一篇比较精彩的评述《请爱护起点中文网这个文艺青年》:
 
  这可以理解。虽然并购价格不得而知,但对当时已苦熬4年的起点创始团队来说,盛大集团出的绝对是一笔诱人的“大钱”,而做出全部卖掉决定的也是他们,如果他们不想卖,或者只想卖一部分股权,没有人可以逼他们。
 
  第一次创业的吴文辉等人对起点的认知,可能只是模糊地觉得“我们家孩子应该是不错的,将来应该能有出息”,至于多快有出息,出息成啥样子,应该想不了那么远,即便想了,也绝没有见多识广的“干爹”——盛大集团更清楚地看到它未来长成优秀文艺青年的模样。这种眼光的高下是需要创业者交学费的。很多创业者卖掉公司之后都表达过类似的后悔。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起点是盛大文学现在年收入数亿元、产生千万级富豪写手的源头,但如果没有当初盛大集团的并购,并组建盛大文学,全面开启起点的商业化之路,无线、线下、出版、编剧等全面开花,起点说不定还继续是那个“业余爱好者”的网站,吴文辉等人也绝不会被到处传百度、腾讯等巨头要出亿元巨资挖角。吴文辉等人在把起点卖给盛大集团后还继续留到现在,可以说为起点倾注了心血,他们成就了盛大文学的今天,也同时成就了他们。他们确实和盛大文学一起成长,一起水涨船高。
 
  在盛大文学准备IPO前,已做了5年多职业经理人的起点创始人团队在新的财富放大效应准备发生前,产生一定的心理失衡,在所难免,如有外部力量——比如想在在线文学发力的巨头的诱惑、调拨下,难免会产生动摇,乃至集体出走。风波于是产生。
 
  这对盛大文学乃至盛大集团的对手来说可谓一箭多雕的好事:既可狙击盛大文学IPO,又可趁机挖之前很难挖得动、带过来就能对盛大文学产生巨大威胁的起点创始团队,炒作马上要推出的新业务。总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对于离职的起点创始人团队来说,如因此次风波而极大地影响到盛大文学业务,甚至最终导致了盛大文学IPO的失败,则会得不偿失。
 
  首先吴文辉等人卖掉起点后,继续留下来勤勉5年积累的良好职业声誉将毁于一旦;其次,即便某些巨头现在因为竞争的需要而对他们有求必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大老板的心里都会留下阴影——他们在前一个“干爹”那里都能反咬一口,保不准将来也会咬我一口,处处提防,没有信任,哪里能成大事?再说,一个能把吴文辉等人用来如此打击原来东家的巨头,将来如吴文辉等人跟它不和,它会怎样对待他们呢?
 
  再次,起点是吴文辉等人最好的成功案例,起点和盛大文学越成功,他们的市场地位和价值就越高,如盛大文学垮了,在线阅读市场将受到致命影响,领头羊的蛋糕不是越来越大,另外新养的能有多大想象空间呢?
 
  最后,如果做得太过分,把盛大文学逼急了,同业禁止等在中国职场极少用的法律手段恐怕不得不上演(按并购的惯例,盛大文学应该是要求起点创始团队签订过类似协议),这会让双方从曾经的兄弟变为仇敌,何苦?
 


?
职业经理人微信
扫一扫或添加
PMAGD2014

合作机构 | 隐私策略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广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官网 版权所有   指导部门: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
Copyright ? 2017-2023 pmag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528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