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十杰获选者曹长林:分级阅读第一人
发布者:香港成报发布日期:2013-08-12 11:45:49
《不阅读的中国人》——近日一篇外国人写的文章频频被转载,她在一架夜行航班上的观察令不少中国人深有共鸣,即选择读书的中国人愈来愈少,取而代之的是把更多时间花在玩Ipad、刷微博、发微信。据调查,2012年中国18至70周岁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毋庸置疑,中国的综合阅读率在下降。 撰文/记者 黄嘉欣
记者:最初创办南方分级阅读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曹长林: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分级阅读源于欧美,是根据3至18岁青少年心智发展的特点,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不同的、适合的图书和阅读方法以及阅读问题的解决方案。 200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了“全民阅读,广东先行”的概念,我们以此为契机延伸了“广东阅读,儿童先行”的理念,引入了美国分级阅读概念。
记者:据了解,目前中国国民读书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此你有何看法?
曹长林:我觉得阅读量倒没有下降。阅读,有深阅读有浅阅读。小孩子生下来就知道阅读,他知道阅读妈妈的眼色、表情。人类进化过程中阅读量只会愈来愈大。我们现在说的阅读量下降是指对书本的阅读,这是全世界的趋势,不仅是中国。
在香港纸质内容是很昂贵的,吃个速食25块钱,但随便一本书都至少五六十块钱,而内地的书才十几块钱,这是资源的问题。将来纸质阅读与多媒体阅读的功能区分会随着潮流的改变、科技的发展自然分开,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当然我们现在鼓励青少年要多一些纸质的阅读,除了净化心灵、保护眼睛以外,更多的是体会书香的味道与乐趣。这种纸质性文本的阅读,与动态的多媒体阅读虽然特点、功能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就是信息量的大量摄入,可以提高人的内在修养、素质。
时间赶跑质疑
记者:作为中国首家分级阅读公司,08年南方分级阅读推出的时候,社会褒贬不一。 5年过去了,整个市场对分级阅读的反响又有甚么变化?
曹长林:一开始社会上的声音是:反对一半、赞成一半。赞成的人是说理念好,反对的人是说“别人都做不起来,你凭甚么做得起来”。我们自己反倒觉得社会上所没有的,才是创造的最好的时机。 5年过去了,尽管我们现在得到的资讯也未必是最真实、准确的,但至少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赞同的声音,不管是从产品到理念到品牌,应该说80%的人都是欣赏、肯定,认为有前景而且愿意参与的。一个国家的强盛一定是文化、教育的强盛,因为只有文化和教育可以到人的“心”上,而不是仅仅到人的“身”上。
让分级阅读书籍成第二教科书
记者:您的团队在研发中国儿童青少年两大阅读标准时有没有遇到困难?
曹长林:任何的创业都有困难。首先我们要依托名家、名作、名社来打造分级阅读的权威、学术地位和品牌,我们一开始在这三“名”上就遇到了阻碍。的确,当一个全新的理念亮出来的时候,怎么让社会接受与认可?当时大部分作家和出版社都不愿意把产品分级,他们担心一旦分级,阅读受众会随之减少。我们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去做说服工作,去邀请名家、名作、名社来加盟这个体系。功夫不负有心人,愈来愈多有社会责任感、教育责任感的三“名”加入到这个体系。
记者:您的梦想、当初设立的目标现在实现了吗?
曹长林:孩子在课内已经有统一的课本了,但是在课外还没有,我的梦想就是把分级阅读的书本做成中国第二教科书,或者叫课外教科书。这也是我们当初设立的目标,要实现并不容易。不过分级阅读在广东省的普及率相对比较高,在广州市已经达到75%,在这么短时间内作为课外书能有今天的普及率还算不错。我们先把广东的青少年阅读问题解决掉,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民族的青少年阅读问题,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一路探索。
后记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曹长林曾在多家公司担任部门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但很少人知道曹长林其实是音乐老师出身的,他对教育事业本身就有一定的情节。能弹、懂唱、会作曲的曹长林更懂得乐曲应该有低谷、有高潮,而且到了高潮就一定得缓下来才能再创新的高潮,如此反反覆覆、高高低低才能形成一谱优美的乐章,人生也是如此。
曹长林的梦想一直没有改变,他愿意把分级阅读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来经营。“如果能够用50年的时间解决3至18岁青少年的阅读问题,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原文链接: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8/t20130811_452047.html
曹长林参加2009年阅读展览会
“读书有什么用?有一位家长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我感触很深。”2012年度广东省十大杰出职业经理人获选者、南方分级阅读董事总经理曹长林接受成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不明白那位家长为甚么宁愿给孩子买168块钱的玩具,都不愿意花15块钱买一本书。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曹长林,在追求物质财富之余也想到了很多,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去为现在的教育做点甚么。
阅读提高修养记者:最初创办南方分级阅读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曹长林: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分级阅读源于欧美,是根据3至18岁青少年心智发展的特点,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不同的、适合的图书和阅读方法以及阅读问题的解决方案。 200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了“全民阅读,广东先行”的概念,我们以此为契机延伸了“广东阅读,儿童先行”的理念,引入了美国分级阅读概念。
记者:据了解,目前中国国民读书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此你有何看法?
曹长林:我觉得阅读量倒没有下降。阅读,有深阅读有浅阅读。小孩子生下来就知道阅读,他知道阅读妈妈的眼色、表情。人类进化过程中阅读量只会愈来愈大。我们现在说的阅读量下降是指对书本的阅读,这是全世界的趋势,不仅是中国。
在香港纸质内容是很昂贵的,吃个速食25块钱,但随便一本书都至少五六十块钱,而内地的书才十几块钱,这是资源的问题。将来纸质阅读与多媒体阅读的功能区分会随着潮流的改变、科技的发展自然分开,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当然我们现在鼓励青少年要多一些纸质的阅读,除了净化心灵、保护眼睛以外,更多的是体会书香的味道与乐趣。这种纸质性文本的阅读,与动态的多媒体阅读虽然特点、功能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就是信息量的大量摄入,可以提高人的内在修养、素质。
时间赶跑质疑
记者:作为中国首家分级阅读公司,08年南方分级阅读推出的时候,社会褒贬不一。 5年过去了,整个市场对分级阅读的反响又有甚么变化?
曹长林:一开始社会上的声音是:反对一半、赞成一半。赞成的人是说理念好,反对的人是说“别人都做不起来,你凭甚么做得起来”。我们自己反倒觉得社会上所没有的,才是创造的最好的时机。 5年过去了,尽管我们现在得到的资讯也未必是最真实、准确的,但至少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赞同的声音,不管是从产品到理念到品牌,应该说80%的人都是欣赏、肯定,认为有前景而且愿意参与的。一个国家的强盛一定是文化、教育的强盛,因为只有文化和教育可以到人的“心”上,而不是仅仅到人的“身”上。
让分级阅读书籍成第二教科书
记者:您的团队在研发中国儿童青少年两大阅读标准时有没有遇到困难?
曹长林:任何的创业都有困难。首先我们要依托名家、名作、名社来打造分级阅读的权威、学术地位和品牌,我们一开始在这三“名”上就遇到了阻碍。的确,当一个全新的理念亮出来的时候,怎么让社会接受与认可?当时大部分作家和出版社都不愿意把产品分级,他们担心一旦分级,阅读受众会随之减少。我们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去做说服工作,去邀请名家、名作、名社来加盟这个体系。功夫不负有心人,愈来愈多有社会责任感、教育责任感的三“名”加入到这个体系。
记者:您的梦想、当初设立的目标现在实现了吗?
曹长林:孩子在课内已经有统一的课本了,但是在课外还没有,我的梦想就是把分级阅读的书本做成中国第二教科书,或者叫课外教科书。这也是我们当初设立的目标,要实现并不容易。不过分级阅读在广东省的普及率相对比较高,在广州市已经达到75%,在这么短时间内作为课外书能有今天的普及率还算不错。我们先把广东的青少年阅读问题解决掉,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民族的青少年阅读问题,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一路探索。
后记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曹长林曾在多家公司担任部门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但很少人知道曹长林其实是音乐老师出身的,他对教育事业本身就有一定的情节。能弹、懂唱、会作曲的曹长林更懂得乐曲应该有低谷、有高潮,而且到了高潮就一定得缓下来才能再创新的高潮,如此反反覆覆、高高低低才能形成一谱优美的乐章,人生也是如此。
曹长林的梦想一直没有改变,他愿意把分级阅读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来经营。“如果能够用50年的时间解决3至18岁青少年的阅读问题,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原文链接: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8/t20130811_452047.html